栏目分类
PRODUCT CENTER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pg电子心得交流群 > 新闻动态 > 一幅300年前的郊野画卷,墨色浓淡相宜,笔触纵横恣肆

一幅300年前的郊野画卷,墨色浓淡相宜,笔触纵横恣肆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3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纵使笔不笔,墨不墨,画不画,自有我在。”清初画僧石涛的这句话,道出了他艺术创作的核心——自我精神的张扬。

而他的《郊野墨色图册》,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。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1

石涛(1642-1708),俗姓朱,名若极,广西桂林人,是明宗室靖江王后裔。

明亡后出家为僧,法名原济,字石涛,别号大涤子、清湘老人、苦瓜和尚等。

他一生游历广泛,足迹遍及广西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和北京等地,自然界的真山真水赋予他深厚的绘画素养和基础。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2

石涛性格充满“动”的因素,虽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。他曾两次在康熙南巡时接驾,并主动结交达官显贵,但权贵仅视其为一名会画画的和尚。

这种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的矛盾,也发泄到他的画作中,使其作品充满动感与张力。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3

《郊野墨色图册》中郊野景色的万千气象,通过生动淋漓的笔墨展现无遗。浓淡相宜的墨色,描绘出山水的深远意境和自然生命的勃勃生机。

他善用湿笔,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,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。

技巧上,他或细笔勾勒,很少皴擦;或粗线勾斫,皴点并用。有时运笔酣畅流利,有时又多方拙之笔,方圆结合,秀拙相生。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4

石涛作画讲求气势,笔情恣肆,淋漓洒脱,不拘小处瑕疵,作品具有豪放郁勃的气势,以奔放之势见胜。

他的构图同样新奇,或全景式场面宏阔,或局部特写,景物突出,变幻无穷。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5

石涛的笔情纵恣凝炼,独具创新。

他笔下的郊野,不是死板的静态写生,而是充满动感的生命空间。笔法流畅凝重,松柔秀拙,长于点苔,密密麻麻,劈头盖面,丰富多彩。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6

在《郊野墨色图册》中,我们能看到石涛如何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。他不仅描绘山川的外在形态,更捕捉其内在精神。画面有胎有骨,有开有合,有体有用,有形有势,有拱有立,有蹲跳,有潜伏,有冲霄。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7

“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,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。”石涛的这句话道出了画家与自然的关系。而他的《郊野墨色图册》,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。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8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9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10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11

图片

清 石涛 《郊野墨色图册》12

喜欢此内容的人也喜欢:

《搜尽奇峰打草稿图》石涛这幅“乱点”山水,首次将长城的形象,放到了中国传统画中

300多年前,石涛笔下的秦淮河,与你眼中的秦淮河有何不同

石涛《寻仙册页》:山水之间,寻的是仙还是心?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趋势逃顶要看周线!

下一篇:没有了